從一碗夜宵到一座車棚 ——東南銅業把“急難愁盼”變為“可感可及”
來源: 中國鋁業報時間: 2025-10-22作者: 彭茹
在東南銅業,民生不是掛在墻上的標語,而是員工餐盤里的熱湯、通勤路上少走的200米、車棚下省下的15元充電費,以及健身房里隨手翻到的《三體》。這家企業正用一連串“小切口、實舉措”,把“以人為本”四個字一筆一畫寫進日常——從舌尖到腳尖,從安全到健康,從工作到生活,每一處細節都透著對新一代產業人的尊重與關愛。
夜餐不再將就,每一口食材都不再“猜謎”
東南銅業的食堂改革是從一份員工滿意度調查開始的。2025年初,東南銅業收到的高頻反饋集中在兩點:夜餐單調,食材新鮮度全靠“猜”。面對員工訴求,東南銅業迅速行動,組建由工會、后勤、紀檢和職工代表組成的聯合調研組,啟動食堂服務優化專項工作。
調研組先后赴滇中有色、易門銅業、中鋁瑞閩等兄弟單位,學習其在食堂標準化管理、食材溯源、員工參與監督等方面的成熟做法;同時,還主動對標社會先進,走進福州地鐵集團、福州市臺江區稅務局等外部單位,了解其在夜班餐保障、菜單動態調整、信息公開等方面的實踐經驗。調研過程中,成員們邊看邊記、邊議邊想——“人家的食材采購全程公示,咱們也得把好質量關!”“夜班員工總說想吃口熱乎的,夜餐得加些餛飩、面條!”
基于調研成果,東南銅業制定出臺《員工食堂優化提升實施方案》,目前,食堂運營模式切換準備工作已全部就緒,11月起,員工下夜班就能吃上熱騰騰的多樣化夜宵了。
廠內裝上“電子交警”,廠外打通“生命通道”
通勤安全是員工掛在嘴邊的“老大難”。有人抱怨廠區車速快,拐角盲區總怕撞上;也有人吐槽3號門下班得繞200米,多走的每一步都是疲憊。東南銅業主動出擊,把問題拆解成“廠內+廠外”兩個“戰場”同步推進。
在廠區內,9個雷達測速點全天24小時上崗,抓拍準確率高達97%;4個違停抓拍點自帶語音提醒,車一停錯位置,喇叭立刻“滴滴”警告;5塊可視化誘導屏滾動播放實時路況,8組紅綠燈精準分流人車,再加上48934米新刷的道路標線——箭頭、斑馬線、停車線清晰如新,整個廠區道路直接“升級”成市政標準。物流司機張師傅說:“以前開車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,現在紅綠燈一亮、測速屏一響,規矩立住了,心里反而踏實。”
在廠區外,東南銅業多次與福建省寧德市交警支隊協調,終于打通3號門直行通道,讓員工下班少繞冤枉路;針對疏港路人車混行隱患,推動加裝物理隔離欄、優化信號燈配時、增設掉頭標識,把“危險路段”變成“安心通途”。
光伏棚下充電15元,健身房里能看《三體》
6月30日,東南銅業5.04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并網發電,表面看是綠色能源工程,實際解決了員工最頭疼的“停車暴曬”問題——寧德夏季車內溫度動輒60攝氏度,露天車位能把車烤成蒸籠。光伏車棚一蓋,200個加長車位全數遮陽擋雨,私家車主劉姐笑著說:“以前臺風天擔心車被泡,大熱天擔心座椅燙屁股,現在有棚子罩著,比買保險還安心。”
8月,光伏棚旁配套的15臺雙口充電樁同步投用,依托光伏電價優勢,充電費直接砍到市場價一半——“外面充一次30多元,這里15元管‘飽’,還不收服務費。”電動車車主陳師傅成了充電站常客。與光伏項目同步建成的百米風雨連廊,覆蓋廠區主干道,質檢員小林說:“以前雨天上班褲腿濕半截,文件得套塑料袋,現在走連廊,包里資料干干爽爽。”
9月,東南銅業員工體檢與職業健康體檢雙軌并行,健康檔案一人一檔,分時段預約確保排隊不超過15分鐘,體檢報告還附帶個性化健康建議。工會同步升級配套:新購跑步機、綜合訓練器,開辟獨立乒乓球室,更向寧德市總工會爭取到圖書觸摸屏,電子閱覽庫里《三體》《人類簡史》都能看。
從停車到充電,從健身到閱讀,東南銅業的“民生補丁”,補的是生活縫隙,暖的是人心。員工嘴角上揚的弧度不僅是滿意度的提升,更是歸屬感的悄然生長。
- 附件:
